本报讯 (全媒体记者杨天俊 实习生邵泉智 通讯员郑越瞳)7月13日,“融通·创新·转型——2024年翻译学科高层论坛”在恩施举办。来自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、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研究院、复旦大学、武汉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、北京外国语大学、长安大学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、广西民族大学、西安外国语大学、湖北民族大学等30余所高校与科研机构的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。
此次论坛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翻译史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,湖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翻译研究中心、湖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、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以及《翻译史论丛》编辑部共同承办。
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研究院、复旦大学、武汉大学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、广西民族大学、湖北民族大学专家围绕新时期翻译学科的创新与转型,就翻译学科和跨学科的融合、翻译理论和翻译史创新、新时期翻译教学和人才模式的转型等内容作主旨报告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视角、方法与策略,译史、交流与对话,经典翻译与国际传播等主题进行探讨、交流,一致认为,翻译学科作为一门新型学科,正处于发展和提升阶段,要主动对接国家发展战略需求,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、社会、文化发展,增强国际传播效能、深化文明交流,推动学科持续发展。